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并非绝对不能生育,但在决定生育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权衡利弊。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部分患者可以生育;然而,若病情不稳定,则生育风险较大。
- 病情稳定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具备生育条件。当患者经过规范治疗,血小板计数维持在相对安全水平,此时,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身体处于相对健康状态,能够较好地耐受孕期身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而且,孕期有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一旦发现血小板计数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 相反,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育存在较大风险。若患者血小板计数持续较低,如低于30×10?/L,在孕期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症状。孕期母体血容量增加,各器官负担加重,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引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胎儿而言,母体严重出血可能导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增加胎儿发育异常、早产甚至胎死宫内的风险。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若考虑生育,首先要在备孕前到正规医院血液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病情。若病情不稳定,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待病情缓解、血小板计数稳定达标后再备孕。若病情稳定,怀孕后要严格遵医嘱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及身体各项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