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部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对于有明确病因的,如职业暴露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用具,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并及时处理。
从病因角度来看,间质性肺部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部分是已知病因的,比如环境因素,长期吸入无机粉尘如硅尘、石棉尘等可引发尘肺,属于职业性间质性肺疾病;吸入有机粉尘如发霉的干草、谷物中的抗原成分等可导致过敏性肺泡炎。药物也可能是致病因素,如胺碘酮、甲氨蝶呤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肺间质病变。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间质性肺部疾病病因不明,被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氧化应激、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异常修复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临床表现方面,间质性肺部疾病起病通常较为隐匿。早期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且呈进行性加重,这是最主要和常见的症状。患者还常伴有干咳,一般为刺激性干咳,少痰或无痰,这是由于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对气道的刺激相对较小,但会影响气体交换。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当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时,还可能伴有口唇发绀、杵状指等表现。
同时,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减少对肺部的不良刺激。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胸部CT等,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部疾病患者注意事项
-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等,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病情反弹。
- 环境适宜: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舒适,室内定期通风换气,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居住在潮湿、寒冷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
- 补充水分:适当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有助于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