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影像学评估等综合判断。
1、症状与病史评估:慢阻肺患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多伴有长期吸烟史或职业粉尘暴露史。需详细询问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排查是否存在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史。
2、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主要通过测定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FVC)判断气流受限程度。若FEV?/FVC<0.70,可明确诊断为持续性气流受限。此外,支气管舒张试验可用于鉴别哮喘与慢阻肺,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改善率<12% 且绝对值增加<200ml,则支持慢阻肺诊断。
3、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辅助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并评估肺气肿程度。慢阻肺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透亮度增加、膈肌低平及心影狭长,CT还可显示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等细微结构改变。
慢阻肺早期症状隐匿,建议40岁以上且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确诊后需严格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症状。急性加重期应及时就医,通过抗感染、氧疗等措施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