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患者出现腰抽筋可能由姿势不当、寒冷刺激引起,也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如神经根受压、肌肉劳损、骨质疏松等。若腰抽筋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姿势不当:长时间弯腰、久坐或久站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痉挛,导致腰抽筋。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伸展腰部肌肉。
2、寒冷刺激:腰部受寒冷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收缩,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抽筋。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腰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
二、疾病因素:
1、神经根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引起神经传导异常,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出现痉挛。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牵引疗法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等。
2、肌肉劳损:长期腰部负重或反复腰部活动,可造成腰部肌肉劳损,肌肉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抽筋现象。患者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也可遵医嘱使用肌肉松弛剂氯唑沙宗、盐酸乙哌立松等缓解不适。
3、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或绝经后女性,骨量丢失导致骨质变薄、变脆,容易引起腰部疼痛和抽筋。患者可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等;严重者可能需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鲑降钙素等。
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座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