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具有一定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引发他人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者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当健康人皮肤有破损,直接接触到患者的水疱液时,病毒便有机会侵入人体,引发感染。例如,护理带状疱疹患者时,若护理人员手部皮肤有微小伤口,接触患者水疱后,就可能被传染。
- 该病毒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呼吸道传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散布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若自身免疫力较低,也可能感染该病毒。对于曾经患过水痘或接种过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人,由于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感染后通常不会立刻发病,但病毒潜伏在体内,日后在免疫力下降等特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为预防带状疱疹传播,建议患者确诊后应及时隔离治疗,尤其是在水疱未结痂前,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儿童、孕妇及其他免疫力低下人群。另外,患者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以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同时,患者自身需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搔抓水疱,防止水疱破裂导致病毒扩散。此外,未患过带状疱疹且未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可考虑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以降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风险,从而减少因感染该病毒引发带状疱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