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为特征的睡眠障碍,需根据病因选择神经内科、心理科、呼吸科或中医科等科室进行针对性诊疗。
1、神经内科:失眠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以及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调控的昼夜节律紊乱。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或晨间早醒,部分伴随日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神经内科医生会通过睡眠监测评估脑电活动来诊断具体的失眠原因,并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2、心理科:心理因素也是失眠的重要诱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干扰睡眠结构。患者多表现为入睡时思绪纷扰、噩梦频繁、易惊醒,并伴有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若是心理疾病导致的失眠,心理科医生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睡眠认知,必要时开具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调节情绪,或短期使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唑吡坦改善急性失眠。
3、呼吸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器质性疾病,因上气道阻塞引发夜间反复觉醒。患者典型表现为打鼾突然中断、日间嗜睡、晨起口干头痛。就诊于呼吸科可以检查是否患有该疾病,若患有该疾病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后,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改善通气,或手术纠正腺样体肥大等解剖异常,改善疾病症状后有助于改善睡眠情况。
4、中医科:中医认为失眠多由气血阴阳失衡所致,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若确诊为心脾两虚导致,可遵医嘱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若为阴虚火旺导致,可遵医嘱用天王补心丹滋阴降火。中医科通过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并配合针灸调节经络气血,常用穴位包括神门、三阴交、百会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睡前泡脚、冥想等养生方法。
针对失眠问题,患者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在就诊前,可以记录自己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次数、梦境等,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放松心情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若医生开具药物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