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出现的疼痛,其病因复杂,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引起。非疾病因素包括生理性刺激;疾病因素则涉及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具体疾病。
一、非疾病因素:
长时间憋尿或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盐分含量增加,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尿痛。
二、疾病因素:
1、尿道炎:尿道炎是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道刺痒、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道分泌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2、膀胱炎:膀胱炎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引起,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有下腹部疼痛,甚至血尿。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喹诺酮类药物,并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3、前列腺炎:多见于成年男性,常因不规律性生活、久坐等诱发,表现为尿频、尿痛、会阴部坠胀等。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α1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并建议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
4、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剧烈疼痛、血尿和尿痛。小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自行排出,较大结石则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建议在出现尿痛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多饮水、避免憋尿、保持外阴清洁等,有助于预防尿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