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杜虹瑶 皮肤科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咨询

过敏性皮肤病远离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皮肤护理等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累及皮肤引发的一系列炎症性疾病。

1、远离过敏原:过敏原是诱发该病的关键因素,常见的有花粉、尘螨、食物如海鲜、牛奶等。通过过敏原检测可精准识别,之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对尘螨过敏,勤换床单被罩,使用除螨仪,降低过敏原接触几率,从源头上控制发病。

2、外用药物:发病时,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糖皮质激素药膏是常用外用药物,如地塞米松乳膏,它能抑制炎症细胞活化,减轻皮肤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红肿。对于有渗出的急性过敏,硼酸溶液湿敷可收敛创面,将纱布浸湿溶液后敷于患处15-20分钟,每天数次,助于症状缓解。

3、口服药物:当过敏反应较重,累及全身,抗组胺药可发挥关键作用。遵医嘱氯雷他定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组胺是致痒、致炎重要介质,此药有效减轻瘙痒等不适。若病情严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短期口服,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但因其副作用大,需严格遵医嘱,依据病情调整剂量,控制病情发展。

4、皮肤护理:皮肤屏障受损会加重过敏,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护肤品,防止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37-40℃为宜,洗完及时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为皮肤修复营造良好环境,减轻过敏症状,促进恢复。

对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建议记录过敏发作情况,包括接触物、饮食等,辅助查找过敏原。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破损继发感染。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出现发热、水疱增多等新情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02-28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