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手术操作不当,以及疾病因素如急性输卵管炎、阑尾炎、子宫内膜炎等。建议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和孕期的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一、非疾病因素:
常见于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盆腔内手术。手术过程中,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格,细菌就可能侵入盆腔,引发急性盆腔腹膜炎。
二、疾病因素:
1、急性输卵管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阴道、宫颈上行感染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炎症。若炎症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蔓延至盆腔腹膜,引发急性盆腔腹膜炎。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针对淋病奈瑟菌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针对沙眼衣原体可选用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2、阑尾炎:阑尾与盆腔相邻,当阑尾发生炎症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直接蔓延至盆腔,导致盆腔腹膜炎。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切除阑尾,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清除盆腔内的感染灶。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子宫内膜炎:产后或流产后,子宫内膜有创面,若此时病原体入侵,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炎症可进一步扩散至盆腔腹膜,引起急性盆腔腹膜炎。治疗需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并给予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以排出宫腔内的残留物,有利于炎症的控制。
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手术操作,如需进行手术,要选择正规医院,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一旦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