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脾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高进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脾大是指脾脏体积增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体征,而非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肿瘤性疾病等;治疗则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必要时的脾切除手术。

一、病因:

1、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脾大,如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脾脏充血和肿大。

2、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粒细胞系过度增殖,导致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大量异常细胞在脾脏内积聚,引起脾脏肿大。

3、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结构发生改变,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进而出现脾大。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脾脏内淋巴组织增生和充血,从而出现脾大。

5、肿瘤性疾病:某些肿瘤可导致脾大,如脾脏淋巴瘤。淋巴瘤细胞在脾脏内浸润和增殖,导致脾脏体积增大。

二、治疗:

1、病因治疗:对于疟疾引起的脾大,需使用抗疟药物进行治疗,如氯喹等,以清除疟原虫,缓解脾大症状。

2、对症治疗:对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等,以减轻脾脏的免疫功能,改善血细胞减少的症状。

3、脾切除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脾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例如,某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脾大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脾脏。

建议患者首先明确病因,根据具体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定期随访和监测脾脏大小及功能变化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也至关重要。

2025-02-2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