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最近总感觉不太舒服。起初只是偶尔咳嗽,可渐渐地,咳嗽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早上起床时,咳嗽得厉害,还伴有大量白色黏痰。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张大爷的身体越来越差。
家人不放心,带他去医院检查。经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胸部X光、肺功能等检查,张大爷被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老年人中更为普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了解慢性支气管炎能否治好以及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慢性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从目前医学水平来看,慢性支气管炎难以完全根治。这是因为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旦患病,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会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如纤毛倒伏、脱落,杯状细胞增生等。这些改变会导致气道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反复受到病原体侵袭,炎症反复发生。
不过,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01急性发作期治疗
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咳嗽加剧、咳痰增多且性状改变,同时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急性发作症状时,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抗感染治疗:
这是关键环节,需依据病原体类型精准选择药物。
若是细菌感染,医生通常会根据常见病原菌种类及当地耐药情况选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像头孢呋辛、头孢克肟等,适用于多种常见细菌感染,对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抗菌谱广,对一些耐药菌也有较好疗效)。
对于病毒感染,可选用利巴韦林(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奥司他韦(主要针对流感病毒)等抗病毒药物。
2.止咳祛痰:
祛痰药的作用是稀释痰液,使其更易排出,像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氯化铵(通过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都是常用药物。
在痰液较多时,适当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镇咳作用较强且无镇痛作用),能缓解咳嗽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淤积。
3.平喘治疗:
对于喘息明显的患者,支气管扩张剂是重要治疗药物。常用的有沙丁胺醇(短效β?受体激动剂,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起效快,作用时间较短)、氨茶碱(舒张气道平滑肌,还具有强心、利尿等作用)等,它们能有效舒张气道,缓解喘息,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02稳定期治疗
稳定期治疗旨在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维持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生活方式干预:
①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戒烟能显著减缓疾病进展,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②避免有害气体和颗粒吸入: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等,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③增强体质:通过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可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以维持身体良好状态。
2.药物治疗:
①支气管扩张剂:常用的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这些药物可长期维持治疗,改善气道通畅性,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频繁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其作用是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剂量。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1.吸烟: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同时还会刺激黏液腺肥大、增生,使黏液分泌增多,增加感染的机会。
2.空气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
3.感染因素:
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等。
4.其他因素:
过敏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年龄增大导致的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等都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关。
【实用建议和注意事项】
1.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要因为症状初期较轻而忽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2.遵医嘱治疗: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如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感冒:
感冒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在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口罩。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秋冬季)和肺炎球菌疫苗,增强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在雾霾天气或室内环境较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