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黏膜组织,导致生殖器、肛周等部位出现疣状病变。
- 人乳头瘤病毒有多种亚型,其中部分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皮肤或黏膜有微小破损时,人乳头瘤病毒侵入并感染上皮细胞,尤其是基底细胞层的角质形成细胞。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促使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进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同时,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浴巾、马桶座圈等,也可能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但这种传播方式相对少见。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风险更高。
- 尖锐湿疣的典型症状为生殖器或肛周等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随着病情进展,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形成乳头样、菜花样或鸡冠样的赘生物,表面粗糙角化,颜色可呈灰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疣体通常湿润,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物感、灼痛、瘙痒或性交不适等症状。此外,疣体还可能因摩擦、感染等原因出现破溃、渗液、出血等情况。
日常建议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若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遵医嘱选用鬼臼毒素酊,它能抑制疣体生长,但需注意其副作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可直接去除疣体。对于疣体较大或其他治疗方式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