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叫脓皮病

脓皮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化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疼痛和脓液形成。脓皮病的严重程度因感染部位、范围和个体免疫力而异,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小脓肿,重者可能引发全身感染甚至败血症。

  • 脓皮病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如擦伤、割伤或昆虫叮咬,也可能通过毛囊或汗腺开口进入。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不良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增加发病风险。脓皮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初期为红斑,迅速发展为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表面覆盖有蜜黄色痂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毛囊炎则表现为毛囊口周围出现红色丘疹,顶端可形成脓疱,
  • 针对脓皮病的治疗,主要从局部处理和全身用药两方面着手。局部治疗方面,对于脓疱疮等浅表感染,可先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洁创面,去除痂皮和脓性分泌物,然后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以抑制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在全身治疗上,若病情较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以确保有效杀灭细菌。

若患有脓皮病,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接受专业检查和诊断。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皮损部位。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2025-03-1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