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通常包括症状判断、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病理活检等方面。间质性肺疾病会损害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如果怀疑患有间质性肺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相关检查。
1、症状判断: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初期多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气短,随着病情发展,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急促、费力。咳嗽也是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干咳,少痰或无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杵状指(趾)等。医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及发展过程,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间质性肺疾病的可能。
2、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该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发现肺部间质的病变,如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肺等。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在CT上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医生可据此进行鉴别诊断。
3、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检测,可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容积减少,如肺活量、肺总量降低,同时一氧化碳弥散量下降,反映出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4、病理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可获取肺泡内的细胞和生化物质,分析其中的细胞成分、炎症介质等,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经支气管肺活检或外科肺活检,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病变的组织学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但病理活检属于有创检查,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日常若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可疑症状,不要忽视,应及时就医检查。从事有职业暴露风险工作的人员,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定期体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预防肺部并发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肺部的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