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蜂窝组织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治疗通常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与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针对引发感染的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是关键。若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菌所致,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其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长、繁殖,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给药,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剂型与疗程,通常需足量、足疗程使用,以彻底清除病菌,防止炎症反复。同时,可辅助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涂抹于患处,增强局部抗感染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药物均需要遵医嘱选择,禁止擅自滥用药物。
2、物理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物理治疗能促进炎症消退。早期可采用热敷,用温热毛巾或热敷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利用热度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减轻肿胀、疼痛。红外线照射也是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红外线穿透皮肤,深入组织,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组织代谢的作用,加快病情好转。
3、手术治疗:当病情发展,局部形成脓肿,触诊有明显波动感时,需及时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切口要足够大,以保证脓液充分排出,避免残留,同时尽量选择在脓肿低位,顺应重力引流。术后需定期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继续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扩散,促使创口尽快愈合。
若发现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疑似皮肤蜂窝组织炎,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挤压、搔抓患处。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沾水,按医嘱规律用药、按时复诊,监测病情变化,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