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通常不会扩散到全身,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广泛传播。体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表真菌病,常见致病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典型表现为环形红斑,边缘隆起,伴有鳞屑和瘙痒。感染多局限于皮肤角质层,免疫功能正常者很少发生全身扩散。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者,感染可能加重或扩散。
- 体癣传播与多种因素有关。直接接触感染者或污染的衣物、毛巾等可导致传播。温暖潮湿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夏季发病率较高。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局部多汗、肥胖等增加感染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可能出现广泛或深部感染,称为深部真菌病。
- 临床表现因感染部位和范围而异。典型体癣呈环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楚,中央消退。皮损可单发或多发,常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不典型表现,如脓疱、结节或广泛红斑。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培养可明确菌种。需与湿疹、银屑病、玫瑰糠疹等疾病鉴别。
- 治疗以局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咪唑类、丙烯胺类药膏。广泛感染或局部治疗无效者需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系统性抗真菌药。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
体癣虽有扩散至全身的可能,但通过及时治疗和合理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患者一旦发现体癣症状,应尽早前往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感染源,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