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的症状包括皮肤黏膜改变、疼痛瘙痒等,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若疱疹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全身症状,或疱疹持续不愈、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一、症状:
- 皮肤黏膜改变:疱疹发病初期,局部皮肤常出现红斑,随后红斑上迅速出现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水疱壁薄,内含澄清液体。单纯疱疹好发于口唇、颜面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初次发作时症状相对明显,水疱破裂后可形成糜烂面,继而结痂愈合。带状疱疹则多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水疱一般不会超过身体正中线,常见于胸部、腰部等部位。
- 疼痛瘙痒:疱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瘙痒感。带状疱疹的疼痛较为剧烈,在发疹前即可出现,多为针刺样、电击样或灼烧样疼痛,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仍可能遗留神经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单纯疱疹在发病期间也会有瘙痒不适,尤其是水疱破裂后,由于创面暴露,瘙痒感可能加重,患者搔抓后易引发继发感染。
二、治疗:
-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疱疹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能有效抑制疱疹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在疱疹治疗过程中,可配合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能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若疱疹局部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 物理治疗:对于一些疱疹,物理治疗可辅助缓解症状。紫外线照射能促进水疱干涸、结痂,减轻疼痛,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减少继发感染的风险。氦氖激光照射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加速疱疹愈合。
日常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部位,防止水疱破裂继发感染。在疱疹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若接触过疱疹患者,应及时洗手,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