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炎症是指子宫受到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刺激而发生的炎性病变,通常会有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部疼痛、月经异常以及全身症状等表现。
1、阴道分泌物异常:炎症刺激可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质地可能变得粘稠,颜色可发黄,有时还会伴有异味,这是由于炎症引起子宫腺体分泌增加以及病原体感染产生的代谢产物等所致。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若合并其他感染,还可能出现血性分泌物。
2、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期间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子宫充血、水肿,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疼痛部位一般位于下腹部正中,有时可放射至腰骶部。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坠胀感,感觉下腹部有重物压迫,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
3、月经异常:炎症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和周期性变化,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可能紊乱。月经量增多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出血增多;经期延长则可能是子宫内膜修复和脱落过程受到炎症干扰,无法正常进行。
4、全身症状:如果子宫炎症较为严重,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性表现。严重感染时还可能出现头痛、食欲不振等情况,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和正常生理功能。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有妇科疾病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子宫炎症的治疗措施
- 药物治疗:依据病原体类型选药,如细菌感染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像头孢克肟,联合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能精准打击病菌,消除炎症。一般需按疗程服用,通常10-14天,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炎症反复,服药期间关注有无不良反应。
- 物理治疗:采用激光、微波等理疗手段,温热效应可促进子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加快炎症吸收与消散。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操作相对简便,多无创伤,可辅助药物增强疗效。
- 手术治疗:当炎症引发宫腔积脓、黏膜下肌瘤合并感染等严重情况,药物治疗不佳时需手术干预。如宫腔镜下脓肿引流术,可清除病灶,但是术后要注意做好抗感染、护理工作,助患者康复,降低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