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指眼球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物模糊的屈光不正状态,其治疗通常涵盖光学矫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用眼习惯调整等。
1、光学矫正:近视发生时,眼轴变长或角膜、晶状体屈光力过强,光线不能精准聚焦于视网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通过镜片的屈光作用,使光线重新聚焦,清晰成像于视网膜。此外还可选择隐形眼镜,其直接贴附眼球表面,减少框架眼镜的像差、视野受限等问题,为患者提供更自然的视觉体验,但佩戴、护理要求较高,需注意卫生。
2、药物治疗:对于部分假性近视患者,睫状肌痉挛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因。遵医嘱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可作用于睫状肌,使其松弛,缓解痉挛,从而改善视力。一般需每晚睡前滴眼,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并定期复查视力、眼压等指标,观察疗效。
3、手术治疗:若是年满18岁,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的患者,有摘镜需求,可考虑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利用激光精准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曲率,矫正近视,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视力提升明显。飞秒激光手术则以超短脉冲激光制瓣,精度更高、创伤更小,能有效减少干眼等并发症,术前需全面评估眼部条件,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4、日常用眼习惯调整:不良用眼习惯是近视加深的重要诱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持续看电子屏幕、阅读,会使睫状肌持续紧张,增加近视风险。所以读写姿势时要端正,光线充足,并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延缓近视发展。
对于近视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项目,监测眼睛健康状况。避免揉眼,防止眼部感染与损伤。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痛等异常,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调整治疗方案,呵护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