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胸腔积液引流对身体伤害大吗

庄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咨询

胸腔积液引流对身体的伤害通常不大。在临床实践中,胸腔积液引流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旨在排出胸腔内异常积聚的液体,缓解因积液压迫肺部等器官带来的不适,恢复胸腔内正常生理环境。

从操作本身来看,胸腔积液引流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使用专业的穿刺针,精准地穿过胸壁进入胸腔,引出积液。整个过程中,医生凭借丰富经验和先进影像学辅助,能最大程度避开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减少穿刺带来的损伤。而且,引流过程中对积液的引出速度和量有严格把控。缓慢、适量地排出积液,能让胸腔内压力平稳变化,避免因压力骤变对心肺功能造成冲击,降低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虽然胸腔积液引流整体伤害不大,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不适。穿刺部位在术后可能会有短暂疼痛,这多是由于穿刺针刺激周围组织所致,一般随着伤口愈合,疼痛会逐渐减轻,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少量止痛药物缓解,如布洛芬。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在引流过程中出现胸膜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冷汗等,此时医生会立即暂停操作,给予吸氧等处理,症状通常能很快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穿刺部位感染,但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术后对穿刺点的规范护理,如定期换药,感染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

进行胸腔积液引流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紧张情绪。术后需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若出现异常,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量较大,应及时告知医生。

胸腔积液引流注意事项

  • 术前准备:术前患者需完善各项检查,如胸部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评估手术风险。术前6-8小时需禁食禁水,防止术中出现呕吐、误吸等情况。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基础疾病等,为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术后体位: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液顺畅流出,同时减轻对肺部的压迫。避免患侧卧位,防止压迫引流管,影响引流效果。若患者需变换体位,动作要轻柔,且在护士协助下进行,确保引流管固定良好。
  •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或牵拉。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或停止流出,可能是引流管堵塞,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2025-03-1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