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腰间盘突出最好的治疗办法

郑帅 脊柱骨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咨询

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都是比较好的。该疾病患者的腰椎间盘髓核向外突出,压迫周围神经、脊髓等组织,引发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1、卧床休息:在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因素作用下,髓核突破纤维环突出。对于初次发作、症状较轻的患者,卧床休息极为关键,平躺可减轻椎间盘压力,一般建议绝对卧床1-2周,让突出的髓核部分回缩,缓解对神经的压迫,同时配合轴向翻身,避免腰部扭转。日常活动时佩戴腰围,给予腰部支撑,限制腰椎过度活动,减少突出风险。

2、药物治疗:突出的椎间盘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产生疼痛、水肿。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能够减轻炎症,有效缓解腰部及下肢疼痛。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可放松紧张的腰部肌肉,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因为肌肉持续痉挛会进一步加重椎间盘压力,松弛肌肉有助于减轻神经压迫,协同提升治疗效果。但是应遵医嘱用药。

3、物理治疗:腰椎牵引利用机械力拉开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促使突出髓核回纳,减轻对神经的挤压,每次牵引重量、时间依据病情而定。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热疗方式,能使腰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产物的吸收,缓解疼痛与肌肉僵硬,患者可定期进行,辅助身体恢复。

4、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受压严重,出现下肢肌力明显减退、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时需手术干预。如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通过微小切口精准摘除突出髓核,创伤小、恢复快;传统开放手术可在直视下彻底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依患者病情谨慎选择。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腰椎磁共振等检查,观察椎间盘状态。平时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站姿,避免弯腰搬重物,加强腰部核心肌群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增强腰椎稳定性,预防病情复发。若出现症状突然加重,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策略。

2025-02-2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