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是一种由念珠菌属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生殖器念珠菌感染、皮肤念珠菌感染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等。
1、口腔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这类患者口腔黏膜会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常见于颊黏膜、舌、齿龈等部位。斑块可剥离,剥离后局部黏膜红肿,患者可能伴有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婴幼儿可能因疼痛而拒绝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2、生殖器念珠菌感染:女性患者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有时伴有异味。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龟头红斑、瘙痒、疼痛,甚至溃疡,这些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性生活质量。
3、皮肤念珠菌感染:常见于皮肤褶皱部位,如腋窝、腹股沟、乳房下等。这些部位会出现局部红斑、糜烂、渗液,边界清楚,伴有瘙痒或疼痛。患者可能会因瘙痒而不断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
4、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多见于重症免疫抑制患者或新生儿。这类患者可能表现为发热、寒战、低血压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局部用药如克霉唑、氟康唑,和全身用药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由医生决定。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潮湿环境,有助于预防念珠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