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一般指泌尿系统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的固体矿物质和盐类结晶聚集物,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等,主要有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及全身症状等。
1、疼痛:肾结石可能引发腰部或上腹部隐痛、胀痛,有时会突然发作肾绞痛,疼痛剧烈,可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会阴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输尿管结石在结石移动时会产生绞痛,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辗转不安。膀胱结石则可能在排尿时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可在排尿终末时加剧。
2、血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常伴有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这是因为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擦伤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有时血尿可能不明显,仅在尿常规检查时发现红细胞增多;而在结石活动期,如剧烈疼痛发作后,可能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颜色可呈淡红色、洗肉水样或鲜红色。
3、排尿困难:当结石位于尿道或膀胱出口等部位时,会引起排尿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尿线变细、尿流中断、排尿费力等症状,有时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尿液,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尿潴留,即尿液无法排出,下腹部可出现胀满不适。膀胱结石患者在排尿过程中,结石可能会随尿液移动至尿道内口,堵塞尿道,导致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
4、全身症状:泌尿系统结石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如果感染严重,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结石会损伤尿路黏膜,破坏尿路的防御机制,使细菌容易侵入并滋生繁殖。长期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建议增加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水2000-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排出,预防结石形成。饮食上,应减少高草酸、高钙食物的摄入,如菠菜、坚果、动物内脏等。若疼痛较轻,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解;若疼痛严重,可能需要阿片类药物。同时,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取石等治疗方法,具体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或X线检查,监测结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