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是一种在孕期和分娩期都可能出现的严重情况,需要医护人员和孕妇及其家属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并处理,以保障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胎儿窘迫主要与胎盘、脐带、母体及胎儿自身等因素有关。在胎盘方面,胎盘早剥会使胎盘与子宫壁提前分离,导致胎儿供血急剧减少;前置胎盘则可能因胎盘位置过低,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脐带因素如脐带绕颈、脐带扭转、脐带脱垂等,会阻碍脐带内血液的正常流通,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使子宫胎盘血管痉挛,减少胎盘血流量;严重贫血会降低母体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供给胎儿的氧气不足。此外,胎儿自身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会影响其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引发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在临床表现上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如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分或低于110次/分,这是胎儿缺氧的重要信号。同时,可能出现羊水胎粪污染,正常羊水是无色透明的,若出现黄绿色或棕黄色,提示胎儿可能因缺氧而排出胎粪。胎动也会发生改变,初期可能胎动频繁,随后胎动减弱及次数减少,甚至消失。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可能表现为胎儿生长受限,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增长缓慢。孕妇还可能自觉胎动减少,即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这也是胎儿可能存在缺氧的表现。
孕妇在孕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积极治疗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为胎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一旦怀疑胎儿窘迫,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氧、改变体位、药物治疗,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以确保胎儿的生命安全。
胎儿窘迫的监测
- 胎动监测:孕妇居家可每天早、中、晚各选1小时,安静状态下数胎动,将3次结果相加乘以4,正常应不少于30次/12小时。若12小时胎动少于10次,或较前3日平均值减少30%,可能提示胎儿窘迫。
- 胎心率监测:产检时通过多普勒 胎心仪或胎心监护仪,正常胎心率110-160/分,若持续异常,如高于160次/分或低于110次/分,可能胎儿缺氧。
- 羊水监测:超声检查能查看羊水情况,羊水指数正常范围8-18cm,过少可能致胎儿窘迫,因羊水有缓冲保护、维持胎儿生存环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