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处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颌骨骨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或化学因素,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病变常累及骨膜、骨皮质及骨髓组织。若怀疑患有颌骨骨髓炎,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1、局部处理:保持口腔清洁至关重要,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防止感染加重。对于暴露的骨面,要注意保护,避免受到进一步损伤,医生可能会采用局部换药等措施促进愈合。
2、营养支持: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利于整体的恢复。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营养成分的同时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3、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治疗颌骨骨髓炎的常用药物,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头孢呋辛酯、头孢克肟等,抑制或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控制炎症发展。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症状,减轻患处的痛苦。
4、手术治疗:当颌骨骨髓炎形成脓肿时,需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切开引流术,及时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防止炎症扩散。如果病情严重,出现死骨形成,应行死骨摘除术去除已失去活性的骨质,促进新骨生长,利于炎症消退。
患者日常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正确刷牙,饭后及时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残留。避免口腔外伤,如避免咬硬物、防止外力撞击等,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本身存在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应积极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颌骨。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