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支原体肺炎怎么回事

周博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属于非典型肺炎的一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呼吸道及肺部炎症,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及全身不适等,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

  •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肺炎支原体吸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释放毒素有关。肺炎支原体通过其表面的P1蛋白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进一步引发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此外,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诱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及肌肉酸痛。
  •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干咳、低热及咽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胸痛或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清学检测(如IgM抗体)或核酸检测(如PCR)明确肺炎支原体感染。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显示肺部炎症改变,常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及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儿童及青少年的首选,因其对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安全性。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成人,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症。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针对支原体肺炎,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开始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2025-03-12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