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并非都要切除胆囊,结石小、数量少且无不适症状及并发症时,通常可遵医嘱进行保守治疗;但结石大、数量多,处于关键部位导致严重并发症或症状反复、胆囊功能丧失时,切除胆囊则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当结石较小、数量较少,且位于胆囊腔内,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或并发症时,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如避免暴饮暴食、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和定期检查等。这些措施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保留胆囊的功能。
-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切除胆囊可能是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这通常发生在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者位于胆总管口、胆囊颈部等关键部位,可能导致胆管堵塞、胆囊炎症等严重并发症时。此外,如果患者胆囊结石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者胆囊已经失去正常的收缩和排泄胆汁功能,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切除胆囊也是必要的。切除胆囊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一般半年到一年一次,以便及时了解结石大小、数量及胆囊状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留意是否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若疼痛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可能是结石引发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