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导管口异常、口腔内结石表现、腺体功能障碍等,这是唾液腺导管内或腺体内形成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多发生于下颌下腺。若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辅助诊断。
1、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由于结石阻塞唾液腺导管,进食时唾液排出受阻,导致腺体迅速肿大,产生胀痛感,疼痛程度不一,严重时可呈持续性剧痛。这种疼痛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会逐渐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发作频率可能增加,疼痛也会更剧烈。
2、导管口异常:唾液腺导管口可出现红肿,挤压腺体时导管口分泌的唾液量减少,且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正常情况下导管口分泌的唾液清亮、通畅,而涎石病患者因导管阻塞、炎症,导致导管口出现这些异常表现。
3、口腔内结石表现:部分患者可在口腔内触摸到结石,尤其是在导管走行部位。结石质地较硬,大小不一,小的结石可能仅如米粒,大的可能像花生米。患者自己有时能感觉到口腔内有硬物,且在进食或咀嚼时,可能会有异物感。
4、腺体功能障碍:长期的涎石阻塞可导致唾液腺发生纤维化,腺体逐渐萎缩,功能减退。患者会感觉口腔干燥,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影响食物咀嚼和吞咽,还可能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引发口臭、龋病等问题。
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减少口腔细菌滋生。可适当增加柠檬、橘子等酸性食物摄入,刺激唾液分泌,可能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如果症状严重应停止摄入,以免加重疼痛。避免食用过于黏稠、粗糙的食物,防止加重导管阻塞。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涎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