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水泡状胎块是一种特殊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其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但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这种变化。
- 从病理特征来看,部分水泡状胎块除了有绒毛水肿形成水泡样改变外,还可见胎儿成分,如胎儿组织、胎膜等。其形成机制主要与受精异常有关,通常是由一个正常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导致染色体核型为三倍体。这种异常的受精情况使得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和间质水肿,进而形成部分水泡状胎块。与完全性葡萄胎不同,部分水泡状胎块并非所有绒毛均呈水泡状,部分绒毛仍可保持正常形态,且常伴有胚胎或胎儿组织,但胎儿多已死亡,少数存活者也常伴有严重畸形。
- 在临床表现方面,部分水泡状胎块患者常出现阴道流血,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停经后2-3个月开始,量多少不定,时出时停,反复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贫血甚至休克。此外,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可能不相符,多数子宫小于停经月份,但也有部分患者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大于停经月份。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妊娠呕吐症状,且程度较正常妊娠更为严重。诊断时,通常会结合病史、临床表现,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呈蜂窝状或落雪状图像,部分可见胎儿回声,同时检测血hCG水平,部分水泡状胎块患者hCG水平通常高于正常妊娠,但低于完全性葡萄胎。
一旦确诊为部分水泡状胎块,需及时进行清宫术,清除子宫内的病变组织。术后要密切监测血hCG水平,每周复查一次,直至连续3次正常,之后每个月复查一次,持续半年,再每2个月复查一次,共随访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