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挫伤疼痛怎么止痛

刘芳 皮肤病与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咨询

皮肤挫伤疼痛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治疗、包扎固定等方法止痛。皮肤挫伤是因钝性外力作用于皮肤,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常伴有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如果皮肤挫伤后疼痛剧烈、伤口较深或出现感染迹象等,应及时就医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可能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查看有无合并骨折等情况。

1、冷敷:在皮肤挫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方式。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挫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一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降低组织肿胀程度,从而减轻疼痛。

2、热敷:在挫伤48小时后,如果肿胀不再加重,可改为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受伤处,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淤血吸收和组织修复,缓解疼痛。

3、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止痛作用,直接涂抹于挫伤部位,轻轻按摩至药物吸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能抑制体内炎症介质产生,减轻疼痛。若挫伤处有感染风险,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因感染加重疼痛。

4、包扎固定:对于较大面积或关节附近的皮肤挫伤,适当包扎固定可减少受伤部位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从而减轻疼痛。医生通常会使用干净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注意包扎力度适中,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若挫伤累及关节,必要时可使用支具固定关节,促进愈合,缓解疼痛。

日常在皮肤挫伤后,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受伤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多休息,利于伤口恢复。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进行运动或危险工作时,做好防护措施,减少皮肤挫伤发生几率。

2025-03-19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