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跳不规律是什么原因

周彬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咨询

心跳不规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情绪因素、运动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

一、非疾病因素:

1、情绪因素: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激动或愤怒等强烈情绪状态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节律不齐。一般通过调整情绪,放松心情,心跳不规律的情况会逐渐缓解。

2、运动因素:剧烈运动后,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增加,心脏会加快跳动以满足身体需要,可能出现心跳不规律。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心跳会恢复正常。

二、疾病因素:

1、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会引起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从而出现心跳不规律。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等,以改善心肌供血、预防血栓形成。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不规律。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通过控制甲状腺功能,心跳不规律的症状也会随之改善。

3、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为了满足机体的氧需求,会加快跳动,进而可能引发心跳不规律。治疗关键是纠正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巨幼细胞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和叶酸等,同时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病。

如果发现自己心跳不规律,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以维护心脏健康。

2025-03-25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