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营养不良的症状主要包括身体消瘦、皮肤状态变差、精神状态不佳等。若长期营养不良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处理。
1、身体消瘦:长期摄入营养物质不足,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机体开始分解自身储存的脂肪和肌肉组织来供能。脂肪储备逐渐减少,肌肉量也因缺乏蛋白质的合成原料而逐渐萎缩,从而导致体重持续下降,身体明显消瘦。体重低于正常标准,且身体各部位脂肪层变薄,肌肉松弛,外观上可见脸颊凹陷、肋骨突出、四肢纤细等表现。
2、皮肤状态变差:皮肤的正常代谢和健康依赖于充足的营养供应。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C以及锌、铁等微量元素,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更新和修复,可使皮肤干燥、粗糙,出现毛囊角化过度。还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异常,如面色发黄、苍白或伴有色斑等。
3、精神状态不佳:大脑的正常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长期营养不良时,缺乏能量供应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营养不良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学习能力下降等,甚至出现精神萎靡、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建议若出现长期营养不良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挑食、偏食。定期进行体检,监测体重、身高、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评估营养状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