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通常是指孤独症,其轻微症状通常没有十七种,患者可能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发展迟缓、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期,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若怀疑孩子有轻微孤独症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行为观察量表评估,以及必要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基因检测等明确诊断。
1、社交障碍:患者在社交场合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关注,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在与同龄人交往时缺乏主动发起社交的意愿,独自玩耍,对他人的邀请反应冷淡,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想法,不能理解他人的表情、语气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2、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同龄儿童落后,可能说话较晚,词汇量增长缓慢。在语言运用上存在问题,经常使用简单、重复的语句,难以组织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一些代词的使用容易混淆,不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对话中,可能经常答非所问。
3、重复刻板行为:经常出现重复性动作,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且这些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难以自控。生活中遵循固定的生活模式,例如每天必须按照特定顺序摆放玩具,走固定的路线上学,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哭闹、发脾气等。
4、兴趣狭窄:对某些特定的事物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兴趣,例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如反复摆弄积木,对其他玩具则不感兴趣。对某些特定的物品,如车轮、开关等有特殊的迷恋,长时间观察、触摸。只热衷于听某一首歌曲、看某一部动画片,对其他的娱乐内容不关注。
日常应注重营造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多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如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参加兴趣小组等。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