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辩证角度来看,淋巴癌的成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正气亏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方面。
1、正气亏虚: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调养失宜,如过度劳累、久病失养等,导致正气虚弱,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此时,邪气容易乘虚而入,留滞体内,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引发淋巴癌。
2、情志失调: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中,会使人体气机不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经络;同时,气郁可生痰,痰瘀互结于颈部、腋下等部位的淋巴,日久形成肿块,发为淋巴癌。
3、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生,聚湿成痰。痰湿之邪流注于经络、脏腑,阻滞气血运行,与瘀血相互搏结,结于淋巴,可诱发淋巴癌。此外,长期食用霉变、不洁食物,摄入有害物质,也会加重脾胃负担,进一步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4、外邪侵袭:自然界中的六淫之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在人体正气不足时,可侵入人体。尤其是寒邪与热邪,侵袭人体后,可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寒邪凝滞收引,使气血运行不畅;热邪煎熬津液,炼液为痰,痰瘀互结,发为淋巴癌。
对于淋巴癌患者,在接受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可结合中医辩证论治进行辅助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扶助正气。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若已确诊淋巴癌,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