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输卵管积水严重、影响受孕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女性患者,通常需要手术;而积水较轻、无症状的患者,可以暂时不手术。该疾病是源于输卵管受病原体感染后,白细胞浸润形成内膜肿胀、间质水肿、渗出,输卵管黏膜上皮脱落,若输卵管急性期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形成了输卵管积脓,当管腔内的脓细胞被吸收后,最终成为水样液体。
- 当输卵管积水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输卵管扩张、僵硬,功能严重受损,自行恢复的可能性极小。积水不仅会阻碍卵子与精子的结合,还可能反流至宫腔,影响胚胎着床,降低受孕概率,即便怀孕也易引发异位妊娠等不良现象。此时,遵医嘱进行手术可清除积水,改善输卵管及盆腔内环境。常见手术方式有输卵管造口术,通过在输卵管远端积水部位造口,让积水流出,恢复输卵管通畅。若输卵管积水严重且无功能保留价值,患者还可以进行输卵管切除术,可切除病变输卵管,防止后续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 输卵管积水较轻时,输卵管结构和功能受损相对较小,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扩张,对受孕影响有限。如果患者暂无生育需求,且无明显腹痛等不适症状,可定期观察,暂不处理。若有生育需求,在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时,可考虑不手术。该技术是将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子宫内,一定程度上避开了输卵管积水对受孕的阻碍。同时,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炎症,减轻积水情况。
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和性生活卫生,防止病原体感染引发输卵管炎症。如果有生育计划,应提前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状况。如果已确诊输卵管积水,需遵循医生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要自行盲目决定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