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子宫腺肌症病情较轻,病灶较小,绝经后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病灶有可能逐渐萎缩甚至消失而实现自愈;但如果病情严重,子宫体积明显增大,病灶广泛,即便绝经后,也可能无法完全自愈,仍会存在一些症状。
-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保持周期性增生、剥脱、出血等功能性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绝经是一个有利因素。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而雌激素是维持子宫腺肌症病灶生长的重要因素。当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原本受雌激素刺激而增生的子宫腺肌症病灶,由于缺乏雌激素的支持会逐渐萎缩。就像依赖养分生长的植物,当养分供应减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原本因子宫腺肌症导致的痛经、月经量过多等症状也会随之缓解甚至消失,从而达到自愈的效果。
- 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情况则较为复杂。即便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由于之前子宫腺肌症已经导致子宫体积明显增大,病灶广泛深入地浸润子宫肌层,子宫形态和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些已经形成的病变组织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子宫体积无法完全回缩至正常大小,患者仍可能感到腹部坠胀等不适。对于这类患者,可能在绝经后仍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必要时可能还需遵医嘱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进一步降低体内雌激素活性,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可能需遵医嘱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
若患有子宫腺肌症,在绝经前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加重病情。绝经后也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妇科超声、白带常规检查等,监测子宫及病灶变化,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便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