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最多见的原因包含长期吸烟,以及疾病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若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疑似慢性呼吸衰竭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气分析、胸部X线或CT、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非疾病因素:
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和肺泡,导致气道炎症、狭窄,降低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长期积累易引发慢性呼吸衰竭。戒烟是首要措施,可借助戒烟辅助工具,如戒烟贴、戒烟口香糖等,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戒烟成功率。
二、疾病因素: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之一。长期的慢性炎症使气道壁增厚、狭窄,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治疗通常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舒张气道平滑肌,改善通气;病情加重时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等,控制炎症,但具体使用需遵医嘱。
2、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哮喘可导致气道重塑,引起通气功能障碍。治疗需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控制气道炎症;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迅速缓解症状,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3、间质性肺疾病:病变累及肺间质,使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使用。对于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考虑肺移植手术。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加强锻炼,进行呼吸肌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增强呼吸功能。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疾病发作诱因。有基础疾病者,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