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其诊断主要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进行综合判断。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是否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同时询问有无吸烟史、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暴露史等高危因素,这些对慢阻肺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2、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有无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等;触诊检查语颤是否减弱;叩诊判断肺部是否呈过清音,心浊音界是否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是否下移;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啰音和(或)湿啰音。这些体征有助于初步判断肺部的病变情况。
3、肺功能检查:该检查主要指标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FVC)<0.70,可确定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此外,还可评估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等,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纹理增粗、紊乱,肺气肿征等非特异性改变,但对慢阻肺的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结构,有助于发现早期肺气肿、肺大疱等病变,对评估病情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对于怀疑慢阻肺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一旦确诊,应积极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加强康复锻炼,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使用药物,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病情评估,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