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痛经和子宫腺肌症有什么区别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痛经和子宫腺肌症在定义、病因、症状等方面存在区别,准确区分二者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定义: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同时还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充血、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形成局限性结节,属于妇科常见疾病。

2、病因: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主要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子宫腺肌症主要由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引起,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可能是导致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原因。

3、症状: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下腹部疼痛,疼痛常呈痉挛性。原发性痛经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天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继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时间等因原发病而异。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对于痛经和子宫腺肌症,建议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若为痛经,要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可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疼痛。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5-03-20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