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粟丘疹和脂肪粒的区别

刘芳 皮肤病与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咨询

粟丘疹和脂肪粒实际上并无区别,两者所指的是同一种疾病。了解这一疾病的特性,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与处理。

  • 从发病机制来看,粟丘疹(脂肪粒)的形成主要与皮肤代谢有关。皮肤的角质蛋白在代谢过程中出现异常,角质物在皮肤内堆积,逐渐形成小囊肿,也就是粟丘疹。另外,皮肤受到微小创伤,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角质物潴留,进而引发粟丘疹。而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发病,无论使用粟丘疹还是脂肪粒的称呼,其背后的发病机制都是一致的,不存在两种不同的形成原理。
  • 从症状上看,粟丘疹(脂肪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色或黄白色、坚实的小丘疹,直径通常1-2毫米,大小如针头般。其常孤立散在分布,好发于面部,尤其是眼睑周围、脸颊等部位,也可见于颈部、胸部等。这些小丘疹不融合,表面光滑,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且一般无自觉症状,既不会引起疼痛,也无瘙痒之感。

若发现皮肤上出现疑似粟丘疹(脂肪粒)的小丘疹,不要自行挤压,以免引发感染、留下瘢痕。若觉得影响美观,可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会在消毒后,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皮肤,挤出内容物,操作简单且效果快。也可采用激光治疗,精准破坏病变组织,促进皮肤修复。日常建议做好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去角质,减少皮肤微小创伤,降低发病几率。

2025-03-20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