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易栓症筛查五项正常值是多少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易栓症是指易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一组病症,筛查五项正常值须根据筛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通过检测相关指标可评估个体是否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以便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1、抗凝血酶Ⅲ(AT-Ⅲ):抗凝血酶Ⅲ是体内重要的天然抗凝物质,能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其正常值范围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认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应保持在80%~120%之间。若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可能表明存在易栓症的风险。

2、蛋白C(PC):蛋白C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在凝血过程中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其正常值范围也受检测方法影响,但通常认为,蛋白C的活性应大于75%,或抗原检测值在正常范围内。蛋白C缺乏或活性降低可能导致抗凝功能减弱,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蛋白S(PS):蛋白S是蛋白C的辅因子,能够增强蛋白C的抗凝活性。其正常值范围同样因检测方法而异,但一般认为,蛋白S的活性应大于60%。蛋白S缺乏或活性降低也可能导致抗凝功能减弱,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其正常值范围一般为11~13秒。若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可能表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易栓症的风险。

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评估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其正常值范围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仪器法测定的正常范围一般为26~36秒,手工法为32~43秒。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同样可能表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易栓症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正常值范围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因实验室、检测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易栓症筛查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的正常值范围进行综合判断。

2025-04-02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