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肺功能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1、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因长期受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等因素影响,发生慢性炎症。炎症致使气道壁增厚、管腔狭窄等,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从而引发呼吸困难。早期患者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如跑步、爬山时出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日常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咳嗽咳痰:气道的慢性炎症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使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杯状细胞增多,导致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同时,炎症损伤气道纤毛,使其运动功能减弱,痰液排出不畅,进一步刺激咳嗽反射。咳嗽多为长期、反复性发作,通常晨间咳嗽较重。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当合并细菌感染时,痰液颜色可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
3、喘息胸闷:气道炎症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加上气道狭窄、气体流动受阻,产生湍流,引起喘息症状,患者可闻及呼气时的哮鸣音。同时,由于肺过度充气、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常自觉胸部发紧、闷胀不适。
建议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中,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如呼吸操、散步等,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身体耐力。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性状改变、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