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物理治疗是利用特定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病变部位的非药物疗法。这些方法通过光能、热能或电磁效应直接改善皮肤状况,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的特点,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皮损类型选择合适方案。

光疗法是常见手段,包括紫外线疗法和激光治疗。紫外线中的窄谱中波紫外线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适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等疾病;激光则通过精准光束破坏病变组织,用于治疗血管瘤、疣体及瘢痕。治疗时需严格控制照射剂量与频次,避免灼伤或色素沉着。热疗法利用射频或红外线产生热效应,促进胶原重塑和炎症吸收,对痤疮、玫瑰痤疮有改善作用。电疗法中微电流导入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辅助治疗慢性湿疹。冷冻疗法通过液氮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常用于治疗病毒疣、脂溢性角化等表皮增生性疾病。超声导入技术能增强药物透皮吸收,配合药物治疗顽固性皮炎。
具体方案需结合皮损形态、病程及患者耐受度综合制定。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干燥等反应,需定期评估疗效并调整参数。禁忌证包括光敏感性疾病、皮肤恶性肿瘤及活动性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