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引起肺栓塞的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长期卧床或久坐;以及疾病因素如自身抗体异常、心功能不全等。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的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由于关节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可能导致活动量减少,长期卧床或久坐。这样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发肺栓塞。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活动,如床边的肢体屈伸运动等。
二、疾病因素:
1、自身抗体异常: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导致肺栓塞。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调节免疫功能,如环磷酰胺,需遵医嘱使用。
2、心功能不全: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可能累及心脏,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可引起肺栓塞。治疗上需要改善心功能,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减轻心脏负荷。
对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为了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下肢血管超声、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同时,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进展。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穿着弹力袜等促进下肢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