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部分人在打喷嚏时会出现起鸡皮疙瘩的现象,这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外界环境刺激、情绪影响导致,也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相关。若频繁出现此症状且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头晕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温度变化:当外界温度突然降低,人体为减少热量散失,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形成鸡皮疙瘩。打喷嚏时气流快速呼出,体表温度瞬间改变,更易引发此反应。通过增添衣物、调节室内温度可改善。
2、情绪影响:强烈情绪如紧张、恐惧或兴奋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刺激立毛肌收缩。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二、疾病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引发上呼吸道炎症,刺激鼻腔神经导致打喷嚏,同时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出现畏寒、起鸡皮疙瘩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氨咖黄敏胶囊缓解症状。
2、过敏性鼻炎: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发生免疫反应,出现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同时过敏反应可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引发皮肤立毛肌收缩。治疗可遵医嘱选用氯雷他定、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出现畏寒、皮肤干燥等症状,易在打喷嚏时加重起鸡皮疙瘩表现。需遵医嘱补充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若打喷嚏伴起鸡皮疙瘩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复诊。定期体检,监测身体指标,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