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上出现颗粒状竖纹,可能是由年龄增长、化学物质刺激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是营养不良、贫血、甲癣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一、非疾病因素: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指甲的角质细胞更新速度减慢,指甲的锁水能力也逐渐减弱,这可能导致指甲表面出现竖纹,甚至呈现颗粒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注意保持指甲的滋润和清洁。
2、化学物质刺激:长期接触含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洗涤剂、指甲油等,可能对指甲造成损伤,导致竖纹出现。建议避免长时间接触这类物质,并做好指甲的防护工作。
二、疾病因素:
1、营养不良:指甲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支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当体内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指甲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甲质变得脆弱、易碎,进而出现颗粒状竖纹等异常改变。
2、贫血:指甲的生长依赖于末梢循环提供的养分。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和营养缺乏,使得指甲生长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甲质变得脆弱,进而出现颗粒状竖纹等异常改变。
3、甲癣: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病。真菌侵入甲板后,会在其中生长繁殖,释放各种酶,破坏甲板的正常结构,导致指甲表面凹凸不平,出现颗粒状竖纹,同时指甲可能会变厚、变色、变脆等情况。
若竖纹持续存在,或伴有指甲变色、增厚、脱落,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真菌镜检、皮肤病理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