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主要包括面色苍白与头晕、出血倾向、感染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相关症状等。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面色苍白与头晕: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受损,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面色苍白与头晕症状。
2、出血倾向: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等。这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数量不足时,身体的止血功能下降,轻微的创伤或血管破损就容易导致出血,且出血不易止住。
3、感染:容易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皮肤红肿热痛等。原因是骨髓不能正常生成足够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而白细胞是人体抵御病原体的重要防线,白细胞减少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难以控制。
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导致身体不适或出血加重。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减少感染的机会。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