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排查性疾病需结合病史、症状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病原体检测、血液血清学检测、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等。
1、病原体检测:针对不同性传播疾病(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感染等),需采集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或病变部位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例如,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湿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滴虫;HPV感染需通过核酸检测明确型别;淋病奈瑟菌感染需进行细菌培养或核酸检测,以确定病原体种类并指导治疗。
2、血液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筛查梅毒、艾滋病(HIV)、生殖器疱疹等通过血液传播的性疾病。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相关抗体或抗原,如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等。这类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且对病程分期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当怀疑宫颈存在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如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的宫颈癌)时,需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若结果异常,进一步通过阴道镜引导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区分良性增生与恶性病变。
建议女性在有性生活后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尤其是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疼痛、性交出血、生殖器赘生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妇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检查前需注意避免性生活,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若确诊性疾病,需遵医嘱足疗程治疗,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需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治愈后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切勿自行停药或轻信非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