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消炎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结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1、抗生素:细菌性胸膜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社区获得性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曲松联合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医院获得性感染可能需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
2、抗结核药物:结核性胸膜炎需标准抗结核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方案。胸腔积液量大时可短期加用泼尼松减轻胸膜粘连。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3、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可用于缓解胸膜炎性疼痛及发热,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常见,建议餐后服用,必要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4、糖皮质激素:仅用于结核性或自身免疫性胸膜炎的重症病例,如泼尼松可显著减少渗出并预防胸膜增厚,但可能掩盖感染进展,需严格排除活动性细菌感染后使用。长期应用需注意骨质疏松及血糖升高风险。
胸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至急性期症状缓解,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胸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助于炎症修复,适当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胸腔积液生成。戒烟可降低呼吸道刺激,促进胸膜修复。康复期可进行深呼吸训练防止胸膜粘连,但需循序渐进。定期随访胸片或超声评估积液吸收情况,结核性胸膜炎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热加重时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