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多囊通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怀孕几率因个体病情差异有所不同,症状较轻、干预及时的患者,经规范治疗后自然受孕率可达60%-80%;而病情严重、存在多种代谢紊乱或合并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自然受孕率可能低于30%,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受孕成功率。影响怀孕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体重指数、雄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程度以及是否积极接受规范治疗等。
- 症状较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功能受影响相对较小,内分泌失调程度较轻,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排卵功能。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同时配合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就能恢复排卵。若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药物促排卵,这些药物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出,此类患者经过3-6个周期的规范治疗,自然受孕率较高。此外,二甲双胍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也能辅助调节内分泌,提高受孕机会。
- 病情严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严重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紊乱,卵巢内存在多个小卵泡但无法发育成熟排卵,甚至出现卵巢白膜增厚等器质性改变。这类患者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在医生评估后,通过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破坏部分产生雄激素的细胞,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局部血供,促进卵泡发育。但手术可能引起盆腔粘连等并发症,需谨慎选择。若手术效果不理想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先通过药物超促排卵获取多个成熟卵子,在体外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子宫内,提高受孕成功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备孕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影响内分泌。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性激素水平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若正在接受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治疗3-6个月后仍未受孕,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尽早选择辅助生殖技术。